评论:保障老年人安全社会还需做什么

来源: 法制日报 | 2017-08-08 10:38:21

□ 本报记者 杜 晓

□ 本报实习生 涂陈昊

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。老年人安全问题由来已久,我们又该如何解决?

《法制日报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目前的养老模式会对老年人安全产生重要影响。

对独居老人要定期家访

不久前,江苏省镇江市一名独居老人身亡。据110民警介绍,进去以后,室内空调不是冷风而是热风,是他们把热风调成了冷风,老人可能是死于中暑,因为中暑一旦不被及时发现,就会有生命危险。

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伍海霞告诉《法制日报》记者,老人遭遇安全问题,无论对其本人还是对家属造成的创伤都很严重。独居老人的安全目前正在成为老年人安全方面的重点。

“我们曾经读到过这样的报道,比如有的独居老人在家里被人发现时已经去世了。老人独居的原因比较复杂,有的是家庭原因比如子女出国了,有的是因为经济条件,还有的是因为丧偶。一般来说,社区应该对独居老人有记录,并且及时予以关注。因为有些老人可能手头没有通讯工具,自救比较困难。”伍海霞说。

伍海霞告诉记者,她在调研过程中发现,一些社区对于独居老人的管理还是比较到位的。“社区应该做到定期家访定期监测,在两三天之内确保独居老人还健在,这是可以做到的。家庭也应该对独居老人多关注,最好是雇一个保姆,如果没有条件,就托付给离老人住得比较近的亲属,能够定期去看望老人”。
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,目前我们将老年人看作是弱者,因此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老年人的条款,但是现在看来,这些条款在现实生活中实施起来面临一些困难。

“老年人的安全是整个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,保护老年人的安全,必须用系统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。”乔新生说。

强化老年人自我安全意识

近日,据媒体报道,一位83岁高龄的失聪老人因迷失方向,误入南京宁宣高速公路,被南京交警高速十二大队民警发现后,将其安全护送回家。

乔新生认为,解决老年人安全问题,至少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。一是必须树立安全意识。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把安全放在第一位,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安全。二是必须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体系。所谓社会保障体系,包括硬件设备,也包括软件设备。有些国家为老年人出行专门提供出行的指南,帮助老年人找到可以帮助的提供服务的机构。三是要培养老年人的安全意识。老年人可以出外旅行,甚至可以驾车,可以驾驶飞机,但是老年人必须做好各种安全保障措施,在国外年近八旬仍然跳伞的情况并不少见,这说明老年人不是不能够出门,而是老年人应该有更多的见识面,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安全感。

“从全社会来看,要保障老人安全特别是独居老人的安全,就应该构筑尊老爱幼、互相帮助的氛围。老人不管住楼房还是平房,都会有邻居。俗话说,远亲不如近邻,如果邻里之间能多一些关心和帮助,对于维护好老人安全很有益处。”伍海霞说。

随着社会经济发展,社区在维护老年人安全和整个养老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。

“目前,许多地方都在推进医养结合。医养结合和社区养老服务是联系着的,让老人保持一种自救的本能,或者是出现问题时老人能及时和外界联系。一些医疗卫生站和社区医院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,降低安全风险,尤其是在医疗卫生方面。现在新型的养老模式有一些,我认为还是应该积极建设社区养老院。有的社区条件比较薄弱,可以联合其他社区共同建设养老院。社区养老院离老人近,对老人情况熟悉,提供的服务较好,有利于老人安全。”伍海霞说。

“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了社会应该保护老年人为老年人提供安全,但是没有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主观积极性,没有让老年人成为老年人安全保障的主体,这种主体的缺位使得有些措施不容易落实。”乔新生说

对此,乔新生建议可以调整立法思路,应该让老年人主动去接受安全教育,老年人应该了解到社会的各种不安全因素,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他们的安全;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得到安全的保障。比如,上下楼梯必须有扶手,上厕所必须有专门针对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辅助设施,老年人出行应当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安全救护设备。提供公共产品的部门,比如公交公司、民用航空、铁路等部门应当为老年人的安全负责,司法机关也应该定期为老年人提供有关法律服务,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他们上当受骗。老年人的子女应该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方面的保护,包括防止老年人身体受到伤害,防止老年人上当受骗。